凉白

为了遇见无题

难得如意

人生而自私,只不过有显性和隐性之分罢了。

欲望无止境,或多或少罢了。

于是,在自私与欲望的纠缠下,人,绝大多数难以感到生活是如意而丰富的。

何为如意?迎面一阵大风,风沙吹进了乞丐和凯撒的眼睛了。如果乞丐眼皮子里的灰沙先溶化或者先由泪水带出,那么乞丐便可以清爽地看凯撒苦恼地揉眼皮,拭泪水。这一刻,不前不后,乞丐比凯撒如意。

世上多的是比凯撒不足比乞丐有余的人。街头上有许多卖艺讨生活或追求自由的人,也有许多四肢健全端着个碗乞讨的人。前者的快乐建立在自己的付出追求之上,恰如《我将在好莱坞死去》里的自由乞讨者。后者的快乐建立在他们的乞讨收入之上,以钱为目标,他们是快乐的,但是我们很难认同。既不是老弱病残,又没有对自由的崇拜与追求,何必如此?假若把他们置之于自私的角度,一切又有了合理性。他们自私地利用着人们所剩无几的纯真与善良。渐渐地,民众不愿再去相信,日常生活中存在一种源自心理不满的空缺。对此事耿耿于怀的人惦记着以往的欺骗,懂得自我安慰的人说就当受骗买教训,心胸宽亮者想这只是小事不必在意,但也在学着聪明。红会的现状,可以从此去理解。

在外出行车途中,与上司讨论到“欲望”一词。欲望,总是会越来越多,懂得满足的人太少。上司说,这其实源自人们心中的艳羡。对别人所拥有的羡慕,羡慕得越多,就越痛苦。生活在温饱线的人,羡慕有房有车的人,有车有房的人羡慕住好房开好车的人,如此循环往复,造就了人的痛苦。佛里的四空,我们半个也没有学到。近代的智者劝解,“欲望的超脱,最佳的方法无过于满足欲望”。但既能满足,又何为无穷的欲望。真正的聪明者,能把欲望转化为动力室一种正确的途径。只是须懂得把欲望与自身的水平能力结合,盲目,弄坏了很多的事情。

过往常说,习惯真可怕。后来明白,习惯并不算太可怕,可怕的是习以为常。习惯是自己在一定环境下长时间的累积和个人感觉形成,习以为常是自己的潜意识在作怪。一个很老的例子,ABC三君,A君最先与B君相熟,A吃鸡蛋的时候总会把蛋黄分给B君。某日,A君识得C君,并把蛋黄给了C君,B君暴跳如雷指责A君不应如此。又或者说,A原来在B家做事,等同免费劳力。某日,A腻歪了这样的日子,于是计划出行。B君质问,为何选择出去晃荡也不留在这里帮忙。这也是习以为常。是一种在长时间过程中形成的惯性,可等同于应当或本该如此。这种习以为常,会导致多方的不愉快,深思之,与自私也脱不了关系。

如此说来,总是没有如意了?并非如此。如意在生活中零碎存在,零碎的如意加上懂得知足的认知,不贪求、不苛求、少羡慕总是能过圆满如意的,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罢了。

问余何适,廓而忘言。花枝春满,天心月圆。

评论